【イギリス発の青春群像劇】ハートストッパー、日本の正統少女漫画様なマイノリティ少年の恋物語

久しぶりに欧米系のティーンエイジャー青春群像劇をみました。

欧米の青春群像劇の印象はまだ10年以上前のgossip girl(ゴシップガール)とskins(スキンス)みたいな青春ホルモン爆発のソープドラマか性愛麻薬とか満ち溢れたドロドロの内容が印象的でした。

先週にネットフィクスでリリースしたハートストッパーを機会に、欧米ティーンエイジャー青春群像劇の印象はアップデートされました。目に疑いような日本の正統少女漫画様な内容でした。特に、撮影手法や感情的な描写とストーリー展開は、日本の少女漫画を感じさせた

 

ハートストッパーはイギリスの人気BL漫画の実写版である。

www.youtube.com

ドラマ全体のストーリ展開はスムーズ、いくつかのシーンには対話がなく、画像と音楽をフィットして物語に合うように使用されており、見ている側は物語の世界に浸る感覚を与えられた。 ティーンエイジャーたちは自分自身を探求する過程、恋愛と友情への気持ちの葛藤、全てが愛しい。

 

従来の欧米のドラマと比べて、日本の正統少女マンガのような物語展開、プラスポップかつ繊細な感情描写は凄く新鮮でした。 主人公のチャーリは自分が同性愛者である事で、恋相手のニックと仲間たちに迷惑をかけているかとついついマイナス思考になりがち。日本の伝統的な少女漫画で物事が起こったときに自分を責める主人公と非常によく似ています。 また、恋相手のニックの性格も正統少女漫画の中の王道な優しい男性主人公キャラ。これは、以前の青春ホルモン故の性への好奇心と大人の真似事(金、麻薬、性愛)をする描写を重視な欧米青少年群像劇とは大きく異なります。

ポスターから見てもわかりやすい、ハートストッパーはGossip girlskinsとの違い。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急速な発展が価値観に変化をもたらしたかどうかはわかりません。人々は多様なコンテンツやテーマを見ることを好み、また、インターネットなどの技術発展から、 生活のリズムがどんどん速くなり、人たちも刺激より癒しなドラマを求めてい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山河令嗑糖为什么让我如此沉浸?(2)——是好奇心,也是困境。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Nagi(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02051757/

“写作是生理需求。”

写下这段文,带着自我解剖和自我治愈的生理需求。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原因来解释我嗑上这部剧,只能尝试用玄学心理分析。去想原因本来就是件挺无聊的事,但我的脑子控制不住好奇心,就是会去想去写。

从小的成长环境,没有让我太把自己当传统观念里的女生看待。

自己常和表哥玩在一起,看高达、玩游戏。我很喜欢日本少年漫,对着少年漫里主角群一路变强赢下去的故事喜欢并向往。放今天看,当时的这种向往是无知的单纯的,你自认为自己是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想做就能行。国内的教育在缺失人文氛围下也告诉你,要去争,只要你够努力就能行,一路要强。所以我从没觉得“性别女”能阻碍你干什么事情。

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形成了一种直男的要强思维并伴随着点“厌女情节”,共情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极差。我对穿裙子这件事情也是有点抵触的。

“刀不砍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啊。”

直到今年,基础研究工作的煎熬和父母开始猛烈的催婚,让我发现之前自己建立的很多价值观是不成立的。更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我从来没有好好的审视过自己,也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以前,女性朋友、表姐和我诉说感情问题时,我根本不理解,也可能是共情能力太差造成的听不懂,也可能是那时的我只想着自己的事情,对别人兴趣不大。

直到今天发现,女性朋友和表姐诉说的,其实都是女性困境问题。刀不砍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啊。

“观众看到的,也许只是ta想看到的。”

看剧时,很喜欢周子舒这个角色——温柔而强大、雌雄同体。

耽美剧本身是女性创作出的男男剧,能让女性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男女阶级关系,去享受剧中的人物恋爱关系。但在周子舒这个角色身上你看到了传统女性、世俗期望的女性特质——温柔、付出、默默支持。编剧还特地点出了,他和温客行的娘都拥有的美丽蝴蝶骨。

山河令的虚构世界里,周子舒展现出了男女的性格性别并不是对立更不是分裂的,所谓的世俗眼中塑造出来的男女性格是可以兼容的,强大和温柔可以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业务能力的强大、体魄的强大,和善解人意的温柔、默默为他人的温柔,是可以共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

他让我开始思考,自己无法和人深入交往进入一段感情,可能是因为我对自己身为女性这个身份是排斥的。因为小时候的成长经历造就的直男思维和“厌女情节”,导致我十分抵触“大家期待的传统女性”“传统妈妈”的一些形象特质,进而让自己丧失了一些情感方面的能力。

观众看到的,也许只是ta想看到的。追剧时,周子舒对待成岭和周围人的温柔,对温客行看穿不道破并给予救赎,这些有点像母亲的特质都是以一个男性角色在呈现。这个角色让我看到了一种解法。这个虚构角色点醒了我,让我再思考再发现,所谓的“阳刚”和“阴柔”不是分裂,温柔和强大这两个特质的并存是一股多么美丽的力量,雌雄可以同体。

希望这次我可以和自己的性别和解。不要抵触、更不要把自己困在“大家期待的传统女性特质”这些概念里,为了反抗而反抗,一味地要强,丢失了温柔。

“你会有一种不只是好奇心,也是一个困境。”

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同时好奇心也驱使我去探究自己,为什么从不看国剧的自己,在这个时间点,嗑上了这部剧?也许是自己面对性别的困境,想暂时逃避进虚构世界里,更想逃进和朋友一起嗑糖的温柔乡里。

套用李安说过的一段话:你需要去摸自己不同的面向,根据你的成长经验,到了某一个时间,你会对一个特别的面向、一个生命主题产生兴趣,也许是社会现象、也许是政治的现象,可大可小,可以是内在的或外在的。你会有一种不只是好奇心,也是一个困境。你需要去触摸它,你不去触摸它的话,它会对你骚扰不休,它离不开你,你一定要去面对它、处理它。

#山河令##山河令[超话]#

鄙视内娱但嗑拉了山河令的心路(一)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Nagi(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02051757/

“写作是生理需求。”

写下这段文,带着自我解剖和自我治愈的生理需求。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原因来解释我嗑上这部剧,只能尝试用玄学心理分析。去想原因本来就是件挺无聊的事,但我的脑子控制不住好奇心,就是会去想去写。

从小的成长环境,没有让我太把自己当传统观念里的女生看待。

自己常和表哥玩在一起,看高达、玩游戏。我很喜欢日本少年漫,对着少年漫里主角群一路变强赢下去的故事喜欢并向往。放今天看,当时的这种向往是无知的单纯的,你自认为自己是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想做就能行。国内的教育在缺失人文氛围下也告诉你,要去争,只要你够努力就能行,一路要强。所以我从没觉得“性别女”能阻碍你干什么事情。

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形成了一种直男的要强思维并伴随着点“厌女情节”,共情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极差。我对穿裙子这件事情也是有点抵触的。

“刀不砍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啊。”

直到今年,基础研究工作的煎熬和父母开始猛烈的催婚,让我发现之前自己建立的很多价值观是不成立的。更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我从来没有好好的审视过自己,也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以前,女性朋友、表姐和我诉说感情问题时,我根本不理解,也可能是共情能力太差造成的听不懂,也可能是那时的我只想着自己的事情,对别人兴趣不大。

直到今天发现,女性朋友和表姐诉说的,其实都是女性困境问题。刀不砍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啊。

“观众看到的,也许只是ta想看到的。”

看剧时,很喜欢周子舒这个角色——温柔而强大、雌雄同体。

耽美剧本身是女性创作出的男男剧,能让女性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男女阶级关系,去享受剧中的人物恋爱关系。但在周子舒这个角色身上你看到了传统女性、世俗期望的女性特质——温柔、付出、默默支持。编剧还特地点出了,他和温客行的娘都拥有的美丽蝴蝶骨。

山河令的虚构世界里,周子舒展现出了男女的性格性别并不是对立更不是分裂的,所谓的世俗眼中塑造出来的男女性格是可以兼容的,强大和温柔可以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业务能力的强大、体魄的强大,和善解人意的温柔、默默为他人的温柔,是可以共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

他让我开始思考,自己无法和人深入交往进入一段感情,可能是因为我对自己身为女性这个身份是排斥的。因为小时候的成长经历造就的直男思维和“厌女情节”,导致我十分抵触“大家期待的传统女性”“传统妈妈”的一些形象特质,进而让自己丧失了一些情感方面的能力。

观众看到的,也许只是ta想看到的。追剧时,周子舒对待成岭和周围人的温柔,对温客行看穿不道破并给予救赎,这些有点像母亲的特质都是以一个男性角色在呈现。这个角色让我看到了一种解法。这个虚构角色点醒了我,让我再思考再发现,所谓的“阳刚”和“阴柔”不是分裂,温柔和强大这两个特质的并存是一股多么美丽的力量,雌雄可以同体。

希望这次我可以和自己的性别和解。不要抵触、更不要把自己困在“大家期待的传统女性特质”这些概念里,为了反抗而反抗,一味地要强,丢失了温柔。

“你会有一种不只是好奇心,也是一个困境。”

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同时好奇心也驱使我去探究自己,为什么从不看国剧的自己,在这个时间点,嗑上了这部剧?也许是自己面对性别的困境,想暂时逃避进虚构世界里,更想逃进和朋友一起嗑糖的温柔乡里。

套用李安说过的一段话:你需要去摸自己不同的面向,根据你的成长经验,到了某一个时间,你会对一个特别的面向、一个生命主题产生兴趣,也许是社会现象、也许是政治的现象,可大可小,可以是内在的或外在的。你会有一种不只是好奇心,也是一个困境。你需要去触摸它,你不去触摸它的话,它会对你骚扰不休,它离不开你,你一定要去面对它、处理它。

#山河令##山河令[超话]#

【游戏体验】游戏灵魂摆渡人里,熟悉而无奈的寂寞感,衰退的工业地带

游戏 灵魂摆渡人 截图

 0. 关于联想

联想是人脑的一种功能,通过从记忆中的某件事中搜索另一件事的信息并记住它来执行。 因此,根据个人过去的经验,将同一事物与什么联系起来因人而异(另见感受性)。

人类将大脑中获得的信息概念化,并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链接的长度取决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关联性高,则放在近处,如果关联性低,则放在远处。 当其中一个概念被激活时,与该概念相关联的其他概念也同时被激发,联想的浪潮以连锁反应的方式蔓延开来。 表达这种思维工作的模型称为激活扩散理论。

游戏灵魂摆渡人中的人物——联想到自己遇到的人
冲动消费在任天堂eshop买了去年好评如潮的游戏——灵魂摆渡人。

这是一款讲到临终关怀主题的游戏。玩家作为灵魂摆渡人,满足游戏中的角色们完成心愿,让他们的灵魂安息。游戏我还没有玩结束,玩到70%左右。

这款游戏制作精良,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对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在游戏中生前的经历故事的描写,极其喜爱。人物的塑造很丰满,玩得过程中也能感觉到,这些角色应该在真实世界中存在过。看到游戏的ending roll时一串纪念的名字时,察觉到游戏里的这些人物都是有现实原型的吧。

游戏中的几位角色讲述自己的人生时,这些讲述描绘出那个工业制造业高度发展和发达的年代的景象。人们矜矜业业地在工厂里工作,工会联合抵抗资本家的欺压等等。其中一个角色,有一个母狮子灵魂,是个工会的领导人物,工作积极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热心爱照顾大家,游戏对这个角色丰富的塑造,激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和感受,让我想起了在美国匹兹堡留学时的房东。

  1. 从自己遇到的人——联想到在现实场景中

美国匹兹堡曾经是美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大量的钢铁制造业,但是如今已经衰退,成为美国工业衰退地带中的一份子。两个月的留学期间,我的房东Suz曾是匹兹堡工业辉煌时期的铁路运输公司的员工,然而如今随着工业衰退,需要运输的钢铁量下降,Suz现在的相当一部分收入需要靠在Airbnb上出租自己的老家给来匹兹堡留学的学生们。

Suz非常的友好热心。刚到美国时,我的行李落在了其他的城市,要两天后才能送达。Suz听到这个消息后,开车送我去超市,买了些日常用品和食物。这让初到美国的我倍感亲切和安心。在车里,Suz给我介绍了很多关于匹兹堡的事,特别是这座城市的工业衰退后,政府想办法扶持医疗和互联网产业等等。

的确匹兹堡有着有名的CMU美国第一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还有优秀的UPMC医疗中心,城市从工业中心转型为重视医疗生物产业成功。但还有很多工业衰退城市没有这么幸运。

在Suz家两个街区外,能看到很多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和铁路,破旧的房子。透露着工业衰退的凄凉感。

  1. 现实场景—跨越时空的共性

游戏里描述的工厂关闭,匹兹堡的工业衰退,这些场景让我不觉得陌生,日本也看到很多。衰落的村落,关闭的工厂。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中国,东南亚。

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曾经的工业发达区中国东北也随处可见衰退的工业设施,中国的劳动力也在30多年前渐渐离开中国东北,转向了交通运输更方便的沿海城市。30年后的中国,也迎来严重的少子化和不再廉价的劳动力,是不是也会大量出现大量关闭的工厂和锈迹斑斑的铁路。答案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1. 跨越时空的共性—始于游戏人物激发的情感

游戏里的一个角色和场景,让我的脑子里牵扯联想出了这一连串的东西。游戏带给我的感受,激发出我这一连串的联想。我想记住这段联想,于是写下来这些。

结合联想的定义

联想是人脑的一种功能,通过从记忆中的某件事中搜索另一件事的信息并记住它来执行。 因此,根据个人过去的经验,将同一事物与什么联系起来因人而异(另见感受性)。

人类将大脑中获得的信息概念化,并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链接的长度取决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关联性高,则放在近处,如果关联性低,则放在远处。 当其中一个概念被激活时,与该概念相关联的其他概念也同时被激发,联想的浪潮以连锁反应的方式蔓延开来。 表达这种思维工作的模型称为激活扩散理论。

我的经验,记忆,和基于经验记忆的联想,记忆和经验超脱时间和空间,在同一个时间点里,在我的脑中的虚拟世界里得到联系,作为output,生成了这篇文章。

 

灵魂摆渡人游戏内容极有深度,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撕裂着中国的两股“民主”

撕裂着中国的两股“民主”

要阐述清楚中国的“民主主义”或者“民主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容易阐述清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民主1 “民主2

其一,通俗意义上的“民主”是指:在“政治权利平等”的同时“经济平等”,两者是互伴互随、同等重要的关系。在中国社会,往往是前者“政治权利的平等”呼声(自由主义)被后者“经济平等”的呼声所掩盖或者被政府镇压消除。

其二,关于追求“经济平等”,于其说是“民意所向”,更多的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思想“天下统一”的概念,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民主”的理解。

简而言之,欧美近代思想起源的政治权利平等和要求分散权力的民主化(以下简称为民主1),和中国传统思想起源的要求经济平等和权力集中的民主化(以下简称民主2),在中国社会里,一直有着追求这两种民主的声音。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常常将两种民主混为一谈,或者按自己需要只追求其中一种民主。今后的中国社会,在进行关于的“民主化”讨论或追求时,必须先区分讨论的是这两种“民主”中的哪一种,同时还要警惕存在在这两种“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